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電子產品過度使用、雞娃產生的學習重負及社會內卷焦慮等現象越來越普遍,由此也導致越來越多的人出現睡眠問題,嚴重時可能影響身心健康。人們通過各種方式改善睡眠,藥物治療是最常見的一種。
常用于治療失眠的藥物有鎮靜安眠藥(包括巴比妥類、苯二氮卓類、非典型苯二氮卓類)、抗抑郁藥、抗組胺藥(目前極少用于安眠)和中藥。鎮靜安眠藥可用于治療失眠、焦慮,但某些品類如三唑侖、地西泮等屬于管制類精神藥品,濫用后可能成為毒品。目前國家列管的精神類、麻醉類藥品,一共有400多種,必須由醫生根據患者病情開具處方才能購買。但有些人為了快速治療失眠緩解痛苦或諱忌“精神疾病”,則會通過一些不正規渠道購買安眠藥。
近日,有媒體報道,在二手網絡交易平臺上,有人以“賣助眠藥”為名,銷售“三唑侖”等管制類精神藥品。還有的賣家在失眠相關論壇專門貼出自己的微信,稱想要快速治療失眠,可以私聊聯系。雙方取得聯系后,賣家會發來一個二手交易平臺上的商品,往往是普通商品鏈接,但售品卻是“三唑侖”、“地西泮”等藥物。購買后,賣家會通過快遞郵寄藥品。地西泮就是常見的“安定”,小劑量使用有鎮靜的作用,中劑量使用有催眠的作用,但如果大劑量使用就有麻醉的作用,容易產生依賴和成癮,非醫療目的使用可被當成毒品。
-科普時間-
地西泮
有關記者梳理發現,2019年8月至今年8月,兩年間共有231起涉及走私、販賣常見一、二類精神藥品的刑事案件宣判。其中違法者多通過互聯網社區推銷,利用二手平臺進行支付,通過物流快遞完成交易,形成一個完整“網上黑市”交易鏈條。有律師介紹,湖南一被告人羅某某販賣4支140毫克地西泮,盈利48元,因販賣毒品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7個月,并處罰金3000元。走私、販賣、運輸毒品,無論數量多少都應當追究刑事責任。
專家表示,現在網絡上購買管制類精神藥物的,一般有兩種人:一種是為了過量服用,把它當作“毒品”使用,這是打擊毒品犯罪的重點;另一類人,只是出現了精神上的焦慮癥狀,但苦于社會傳統對“精神疾病”的擔心,不去看醫生,自行買藥服用,這也非常危險。“醫生必須考取這一類藥品的處方資格才可以開藥,而且對于醫生開多大的量有嚴格限制。有些人有精神相關的疾病,但是不愿意去精神科就診。其實,精神類的疾病就是心理上的感冒,藥物一定要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使用,因為它們風險太高,我們才有管控。”精神類管制藥品和麻醉藥品可作為毒品予以認定,采用隱蔽手段或明顯違背合法物品慣常交接方式的,也極易認定為販賣毒品。如果購買人以上述方式購買,同理會認定為非法持有毒品罪。
“網上黑市”交易是禁毒相關執法部門的重點關注和稽查對象,二手交易平臺也已和相關執法部門建立聯動機制共同打擊網絡黑產。針對形式多變的走私、販毒行為,除了加大關注力之外,采取高效的偵察手段也能取到很好的助力作用。執法過程采取一些簡便有效的現場快檢方法,有助于加快提升辦案效率。
針對禁毒應用,普識納米自主研發了785 nm和1064 nm的手持式拉曼光譜儀,內置大量管控精神類藥品和麻醉藥品、毒品數據庫,結合增強試劑可實現低濃度(<0.01%)管控藥物的快速定性篩查,且超高檢測靈敏度和精密智能分析算法可滿足混合物毒品分析,解決強熒光干擾等問題。
普識納米管控藥物檢測過程
實繳樣品中測出地西泮和三唑侖
友情提醒:安眠藥不是所有失眠者的“解藥”,濫用更可能導致成癮,絕不能擅自服用。病急亂投醫亂吃藥,聽信誤信親友或網上信息自我解決,大劑量長時間服用不恰當的藥物,只會讓失眠癥狀越來越重,危害身體健康。不能“濫”用藥,但也不能“懼”用藥。有問題就及時看醫生,謹遵醫囑服藥,不要自己硬撐!
新聞來源:中國禁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