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某質檢單位訊息,茶葉和黃魚等食品中非法添加檸檬黃和日落黃的行為又開始出現了,已經在多個批次產品中檢出。那么檸檬黃和日落黃是什么?為什么會出現在茶葉和黃魚等食品中?又是否會對人體的健康產生影響呢?
01 檸檬黃和日落黃是什么?
檸檬黃:又稱酒石黃、酸性淡黃、肼黃,是一種水溶性合成色素,呈鮮艷的嫩黃色,是單色品種。多用于食品、飲料、藥品、化妝品、飼料、煙草、玩具、食品包裝材料等的著色,也用于羊毛、蠶絲的染色及制造色淀。
日落黃:又名晚霞黃、夕陽黃、橘黃、食用黃色3號、食用黃色5號,為水溶性偶氮類著色劑,是一種常用的人工食用色素,因其性質穩定和價格較低廣泛用于食品和藥物的著色。
02 檸檬黃和日落黃有沒有毒?
根據國家標準:限量使用安全,超標食用存在一定傷害
檸檬黃和日落黃屬于人工合成的食用色素。食用色素,即能被人適量食用的可使食物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原有顏色的食品添加劑。所謂秀色可餐,在食物中添加色素令食物變得賞心悅目,激發了人們對食物的欲望。
但是,“可食用”、“允許添加”并不是指可以隨意添加,為了防止過量色素危害人體健康,我國對于色素的使用制定了嚴格的安全管理要求,頒布了國家標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食用標準》(GB 2760-2014),規定了各類色素的使用范圍和使用限量。
在GB2760-2014食品安全標準中,允許檸檬黃和日落黃等色素按照規定限量用于飲料類、配制酒、果醬、糖果、雪糕、蜜餞類、面包(膨化食品)、糕點類(上彩裝)、果凍、風味發酵乳、裝飾性果蔬、腌制的蔬菜等31類食品、飲料的著色。(摘錄部分如下表所示)
檸檬黃之所以能用做食品藥品染色劑,是因為它安全度比較高,基本無毒,不在體內貯積,絕大部分以原形排出體外,少量可經代謝,其代謝產物對人無毒性作用。按標準使用檸檬黃,對人體是安全的。
世界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對日落黃的安全性也進行過評價,認為日落黃的每日允許攝入量為0~2.5 mg/kg體重。以一個體重為60kg的人的標準計算,日落黃每日允許攝入量不得超過150 mg。
但據衛生執法人員介紹,人如果長期或一次性大量食用檸檬黃、日落黃等色素含量超標的食品,可能會引起過敏、腹瀉等癥狀,當攝入量過大,超過肝臟負荷時,會在體內蓄積,對腎臟、肝臟產生一定傷害。
03 茶葉和黃魚中添加檸檬黃和日落黃違法嗎?
檸檬黃、日落黃等色素只要是在食品安全標準規定的范圍內使用,不屬于違法行為。但在GB 2760-2014標準中,并未找到茶葉、黃魚的身影,那么在茶葉和黃魚中添加檸檬黃和日落黃違法嗎?
我們在表 B.1 “不得添加食品用香料、香精的食品名單”中,有看到列出了“鮮水產”、“茶葉”。(見下圖)
查找其他標準,在現行實施的國家標準《茶葉分類》(GB/T 30766-2014)中有看到對于茶葉的定義,“以鮮葉為原料,采用特定工藝 加工的、不含任何添加物的、供人們飲用或食用的產品。”也就是說,茶葉中不得添加其他物質。
另外,在行業標準《代用茶》(GH/T 1091-2014)中也有看到代用茶中不得添加香精、色素等食品添加劑。
*代用茶:指采用除茶以外,由國家行政主管部門公布的可用于食品的植物芽葉、花及花蕾、果實、根莖等為原料,經加工制作、采用類似茶葉沖泡(浸泡或煮)的方式,供人們飲用的產品。
由此可見,在茶葉、黃魚中添加檸檬黃、日落黃是違法的。
04 為什么檸檬黃和日落黃還會出現在茶葉和黃魚等食品中?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在茶葉、黃魚等食品中添加檸檬黃、日落黃色素是為了讓茶葉和黃魚的色澤更“好看”、看起來更“鮮”,茶葉泡出來的茶顏色更“好看”,以此蒙騙不懂行的消費者,冒充更高級的產品,賣出更高價。除了加色素,為了讓茶葉香氣更加外放,也多見加“香料”、“香精”的違規操作。
05 如何判斷“染色”產品和避免踩雷呢?
作為消費者,可通過一些方法來判斷,如:
對于黃魚:
1)把黃魚放到水里,觀察是否發生色素溶解現象(水呈淡黃色);
2)用紙巾輕抹黃魚,觀察有無褪色現象。
正常的黃魚只有魚肚處顏色較深,魚背處顏色較淡,且不均勻,本身鱗片會產生自然的黃色素,但不會溶于水,用紙巾抹一下也不會褪色。
對于茶葉:
1)用手攪拌干茶,看是否有明顯粉塵附著在手上;
2)用低溫水泡茶葉,觀察茶葉泡出的顏色,若染色,會有很明顯的黃色。
06 快速檢測方法助力質檢
而對于質檢部門,采取一些快速便捷的檢測手段,可幫助現場快速檢出結果,辨別真偽。普識納米針對食品中違禁或濫用添加食品添加劑開發了成熟的快速檢測方案,包含多款設備和檢測試劑,可對合成色素、防腐劑、甜味劑等添加劑進行快速檢測。
某質檢單位抽檢不合格的茶葉樣品,我們做了一個對比實驗,拿到的是磨碎的茶葉樣品,采用普識納米色素快檢試劑盒,從中檢出明顯的檸檬黃信號,和質檢單位的檢測結果一致,證實了普識納米檢測方法的可靠性。
抽檢不合格茶葉
普識納米方法檢出檸檬黃
普識納米研發的檢測方法操作簡單快速,樣品簡單處理后即可直接檢測,整個測試過程僅需幾分鐘,檢測靈敏,準確度高。且產品系列多,檢測范圍廣,滿足不同現場使用需求,可用于抽檢現場、食品安全快檢車、快檢實驗室等場景。
普識納米運用拉曼技術針對群眾關心的食品安全熱點問題研發快檢產品,對食品中農藥殘留、獸藥殘留、添加劑超標、有毒有害物質、投毒等方面均有快速靈敏的檢測方法,從“農田到餐桌”食品安全的每個環節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